财税新闻
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启新章 境外发行GDR企业持续扩容
2022-03-19 12:00  点击:6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一锤定音。当日晚间,深市两家头部民企公告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交所上市。 举旗定向,纲举目张。高层密集发声,明确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向市场鸣响“信号枪”。种种信号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将坚定实施制度型双向开放。 可以期待,随着政策渐次落地,中国将有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也将有更多长线资金走进国门、参与中国企业成长。 境外发行GDR“生力军”扩容 “长江、黄河不会倒流。”近期,高层定调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会变。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发声后,企业与投资者吃下“定心丸”,市场结束恐慌性下跌,连续收复两根阳线。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走出国门”号召。3月16日晚间,深市两家头部民营上市公司国轩高科、乐普医疗相继发布公告,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就在前一晚,沪市三一重工也公告“出海”意向。 “三家企业先后发布筹划发行GDR的公告标志着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取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将开启A股新一轮互联互通开放与创新。”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说。 “过去赴欧洲市场发行GDR并募资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而今年这3家企业都是我国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中国银行总行托管业务部总经理郭德秋说。申请主体从国企到民企的变化,不仅意味着走出国门的企业在扩容,更昭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越走越坚定。 市场也给出正反馈。3月17日,北向资金结束连续8日的净流出。 “近期高层密集发声,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境内外投资者信心。我国经济基本面韧性足,短期波动并不会改变外资长期流入态势。”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仍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吸引外资入市。 志坚勇为 对外开放之路走出坦途 对外开放这条路已坚定走了三十多年。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丰富境外投资者参与渠道;同时扩大境外“朋友圈”,畅通国内企业走向世界的通道,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路已走出一片坦途。 沪深港通是互联互通的重要抓手,境外资金不仅给市场带来资金,更带来活力。以深市为例,深港通开通5年来,累计交易金额已突破40万亿元。深港通北向交易日益活跃,其日均交易金额在2019年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500亿元,2021年达到650亿元。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步。”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中央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备坚定信心,预计将持续出台吸引外资入市的利好政策。 在吸引资金“走进来”的同时,监管部门还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深交所积极推动深市公司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自2018年5月起,国际三大指数公司MSCI、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相继开始将A股纳入指数。经过指数比重的多轮提升,MSCI、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的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已分别达到20%、25%及25%。 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MSCI于2021年10月推出基于沪深港通标的的A股指数——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截至2021年底,深市标的在MSCI A50互联互通指数中市值的占比超过40%。 任重道远 开放路径应“进出并举”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之际,对外开放重要性愈发凸显。资本市场开放之路一定要走,而且必须走好。 “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当前具有空前意义。”李湛认为,全球资产配置是居民追求收益和风险优化的必由之路。开放资本市场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市场的价格发现职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引入长期、低成本资金,并带来技术转移。长期来看,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对外开放已成共识,如何走好这条必由之路显得尤为关键。中央已提出要求,明确要完善金融业开放的制度规则,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加快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不断完善会计、税收等配套制度。 如何践行?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黄海洲认为,对外开放路径应“进出并举”。一方面,引入长线资金,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来中国直接投资,进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海外公司到A股上市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海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为海外企业在国内上市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人民币资金的跨境配置,推进跨境贸易结算,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广泛的交易和结算货币。 有的受访者则提出了更高的寄望和期许。李湛表示,在一些前沿领域,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在绿色金融、数字货币等领域推动引导标准和规则制定,提高中国话语权,在下一个时期通过国际规则保护中国的发展权利。 “为应对更大规模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宏观审慎监管能力建设,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数据通报制度,关注市场主体的外债风险。还应健全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强调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风险隔离。”李湛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之路将渐行渐宽、越走越远。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