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新闻
过渡期收官在即 “资管新规”开启银行理财净值时代
2021-12-30 12:00  点击:0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任想)12月31日,资管新规过渡期将迎来最后一天。从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开始,资管行业历经三年多的“纠错期”和“调整期”,“破刚兑、去通道、去非标”,资管新规不断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和深耕资产管理业务,见证了各机构打破传统、积极转型,新年伊始,资管行业将正式迈入资管新规新阶段。 回顾新规 净值化管理是核心 资管新规的发布实施,拉开了资产管理领域改革发展的序幕。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表示,“三年以来,在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政策设计和行业主体创新发展的共同影响下,行业进入新的蓬勃发展期,‘大资管’新格局不断优化与完善。” 新的监管制度不断出台,机构整改持续推进。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管新规的发布,主要是针对当时资管行业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进行整改和约束,其中提及的“净值化管理”相关要求直指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受托关系不清等问题。 在净值化转型开始前,理财产品普遍为预期收益型,实操中的“刚兑预期”积累大量风险,资管新规发布后,监管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从会计核算、宣传销售、流动性管理、投资者教育、内部控制与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全面实现净值化管理。 “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导向下,‘大资管’新格局下呈现出监管政策持续完善、业务模式回归本源、交叉金融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等特点,阐述着资管行业正本清源、先破后立的发展历程,开启了资管行业改革发展新阶段。”成家军说。 转型提速 理财产品整改成效显著 “从前期摸底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王朝弟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个别银行剩余的少量难处置资产,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直至全部清零。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7%,市场运行平稳。产品运作模式由具有混同运作特征的“预期收益型”全面转向资产与产品清晰对应的“净值型”。 净值化转型进展显著—— 2021年1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收益情况、发行情况及净值转型程度均呈环比上升趋势。其中,全国净值转型程度指数为36.91点,环比上升4.84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7.34点。 截至9月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城商行整改进度领先,平均进度达94%,而国有银行转型稍慢,净值化转型进度约80%。 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成常态—— 2021年11月,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全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环比下滑13.67点至64.45点。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为3.66%,环比下滑77BP,较基期(2018年5月)下滑201BP。从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指数走势看出,净值型产品收益呈波动变化。 “从全市场来看,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成效明显。同时,新产品稳步提升,老产品加速退出理财市场,理财市场转型有序推进。”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表示,随着银行理财迈入净值时代,让投资者适应产品的净值波动、提高客户的接受度是当前理财业务的重要任务之一。 理财公司异军突起—— 截至9月底,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21家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今年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稳步增加,占比48.97%,成为理财市场绝对主体。 理财公司的异军突起使得我国理财市场主体得以进一步丰富,为资管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以南银理财为例,脱胎于南京银行的南银理财,最后一批产品的移行工作于今年7月份结束,至此,经历了四个批次所有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均已从母行转移至南银理财公司。截至9月末,南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约3100亿元。 “今年是理财业务转型收官之年,各家银行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压缩老产品规模,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子公司应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道路,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方向。”南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装出发 银行理财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面净值化时代下,理财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银行业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差异化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尚不清晰。”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刘志勇表示。 ——产品趋同,缺少差异化。长期以来,为匹配投资者低风险的投资偏好,各家机构的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在资产配置方面大多以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为主,投资范围单一有限,难以满足各类客户的投资特点需求。 ——权益类资产投资较少,投研能力有待提高。截至2021 年6 月底,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843亿元,占产品总规模不足1%;银行理财投向权益类资产余额为1.17 万亿元,占投资资产总额不足5%,总体来看,参与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重有待提升。 资管新规之前,银行理财产品更加注重产品募集与规模增长,对于投研能力关注不足,即便部分中大型银行设立了研究团队,其投资研究的作用也较为有限。 银行理财业是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管业务统一监管的背景下,基金、保险、券商等机构发力也增大了资管行业的竞争压力,银行理财业应不断挖掘优势领域,打造特色产品,紧抓行业发展新机遇。 谈及银行理财业未来发展方向,刘志勇建议,第一,坚持产品创新,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第三支柱建设提供新动能;第二,以多元化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打造专业团队建设;第三,加强行业合作,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第四,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为基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发表评论
0评